• 介绍 首页

    清穿之旺夫老祖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清穿之旺夫老祖_分卷阅读_102
      这是阿玛额娘第一次探学,他有些羞涩,心中也满是激动。
      这种被关心的感觉棒极了。
      胤禛上前跟画师交涉,说是要带走弘晖半晌。
      画师是个四五十岁左右的儒雅男子,听到他这么说,一叠声的应了:“大阿哥心性好,有灵气,老夫瞧着,已经不能胜任,不若您二人寻了大家教他,免得耽误了。”
      说着就开始细数弘晖的功绩,赞扬道:“您生了个好儿子啊!”
      胤禛诚恳的感谢画师,等带着胤禛在另一边凉亭坐了,才将画师的话告诉他,柔声道:“你自己怎么想的?”
      弘晖摇头:“这就行了,我的心不在这上头。”
      琴棋书画固然风雅,在他心中却只是消遣,容不得耗费更多时间。
      他如今已经快要结业,未来的路怎么走,他得好好想想。
      这些时日在有期商会,他看了很多,也学了很多,愈加发现自己的不足。
      胤禛也不勉强他,有些时候,越是有天赋的东西,越加难以看重。
      卫有期笑吟吟的摸了摸他的脑袋,笑道:“我们家弘晖长大了,能独挡一面了。”
      弘晖抿着唇笑,听到额娘的夸奖,喜得双眸亮晶晶的。
      比吃了蜜还甜。
      又闲唔一会儿,就送弘晖回去上课。
      卫有期和胤禛着人去内务府要了钓鱼竿来,在荷塘中钓鱼。
      这会子已是深秋,荷塘略有些惨败,枯黄的枝叶挺立,不复青翠。
      也有干枯的莲蓬断了半截,耷拉在那里,要掉不掉的,风一吹,左右摇摆。
      卫有期略有些遗憾,这个时节只能欣赏残荷,清甜的莲蓬也已经过季,莲藕尚在淤泥中蓬勃生长。
      好在秋季鱼肥,在荷塘中自由自在的摇头摆尾。
      两人挑个地,胤禛坐着小马扎,头上带着斗笠,乍一看,还真有独钓蓑笠翁的味道。
      卫有期身子重,得摊着坐,特意搬了太师椅过来,弄得稳稳当当的,这才算完。
      身后摆着簇新的青缎绣杜若蘅芜的靠枕,边上还放在小几案,摆着点心茶水果子等,相当悠闲自在。
      胤禛笑她:“钓鱼此等雅事,到你这里,成了野餐了。”
      微风轻抚岸边柳,带来清爽的青草香。
      卫有期抿唇,斜睨他一眼,挑衅道:“慢看如此,最后你比不过我。”
      胤禛不信,他从未见过福晋有过类似活动,新手比得上他,那他得差到什么地步了。
      卫有期但笑不语,决定让他好好看看什么叫老天爷的亲孙女。
      左手捻着点心,慢悠悠的往唇齿之间放,右手漫不经心的抛出鱼线,看着鱼钩沉入水中。
      鱼鳔浮在水面上,一动不动。
      胤禛却大丰收,连连钓上来两条,得意的望着她。
      卫有期朝他点了点下巴,一把挑起鱼竿,活蹦乱跳的大鱼顿时划过一个优美的弧线,落在草地上。
      胤禛:……
      看着手中巴掌长的小鲫鱼,莫名有一丝嫌弃。
      接下来就是卫有期的个人秀了,无数的大鱼前仆后继,跟不要命似的,拼命咬她的钩。
      胤禛牙疼的紧,看着桶中挤挤挨挨的大鱼,头一次觉得钓鱼也是很容易的。
      只是回眸看到自己桶中三五尾小鱼,怜惜的将它们倒入荷塘中。
      一路走好,别让他被对比的更丢人。
      卫有期挑眉,“如何?”
      胤禛眼眸深沉:“极好,不愧是我福晋。”
      你这么优秀,都是因为我!
      卫有期一噎,娇嗔的斜睨他一眼,吩咐身后侯着的宫女,将鱼分了,给皇上、皇太后、四妃等处,都送了两条。
      康熙收到鱼,有些黑线的问:“给朕这里送两大条,太后和德妃处可有?”
      这才一个时辰的功夫,能挑出这么大两条也不容易。
      宫女脆生生的回:“福晋交代,若是万岁爷问起,就说她这次钓上来二十余条,不必忧心,另太后、四妃,并阿哥、公主处都有。”
      康熙顿时肝疼,荷塘里的鱼,是他亲自放的。养了两年,自己还来不及下手,听这意思,怕不是已经被祸祸干净。
      “走,去德妃处。”
      被老四家的各种祸祸那种恐惧,重新涌上心头,但凡有什么好东西,她眼尖的很,分分钟就能发现,然后给他报销了。
      虽然给他回馈许多好东西,当时没有自己动手,也是少了不少乐趣。
      康熙出行,那排场就大了。
      一路上净路的,护卫的,伺候的,数不胜数。
      到德妃宫中的时候,看着院中那一幕,有些无语。
      “把朕的皇宫当什么了?”
      院子中支着大锅,这会子咕嘟嘟的冒泡,里面炖着大骨头汤。
      还架了烤架,串着鱼在烤。
      难得见德妃穿着骑装,收拾的干净利落,胸前还围着大围裙,秀致的眉微微拧着,小心翼翼的转动着手中的木棍。
      看的出来,她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。
      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。
      胤禛蹲在一旁,正在剥蒜,白皙优雅的手指比手中的蒜头还白些。
      康熙被这一幕噎的不行。
      他爱新觉罗家,好不容易爬到了权利的最顶峰。
      结果都自己动起手来,自力更生了。
      心中又涌现出更多温暖,这幅家常的情景,深深的震撼了他。
      连老四家的也没闲着,手中抡着拉面,一起一伏间跟跳舞似的,瞧着就厉害的紧。
      康熙被这一幕触动,免了他们的礼,凑过来瞧了瞧,颇为新鲜的洗起青菜来。
      这是他第一次做这样的事,青翠欲滴的菜叶在手掌中翻转,清冽的水珠颤动。
      这感觉有些妙。
      德妃抿唇轻笑,优雅的翻动着铁钎子。
      淡烟将面前的空气都照的有些扭曲,胤禛抹着额角的细汗,在新手康熙和德妃之间徘徊。
      两人第一次弄,却有条有理的,一点都不忙乱。
      等饭菜上桌的时候,大家都忙活的不轻。
      康熙揉着腰感叹,“还真是世间没有容易事,屈屈掌厨,也有其中的艰辛在。”
      没有任何事情是容易的。
      但是当那些食材在口腔中迸发,来回辗转的时候,心中是有种满足感在回荡。
      一家人围在一起,为着一餐忙活,不知平民百姓家,是否过着这样平凡又忙碌的日子。
      拌黄瓜是卫有期做的,胤禛剥的蒜瓣才算派上用场。
      康熙挨个吃了一口,夸奖道:“还是老四家的手艺好。”
      越是简单的食材,想要做的好吃就难度越大,然而在老四家这里,似乎所有的事都不成问题。
      手掌颠覆间,轻而易举的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。
      有些遗憾,她若是太子,他该省下多少心劲。
      可惜了,一介女子,纵然能力出众,也是打理内宅的命。
      “都赶紧吃,别顾忌朕,一会儿凉了就不好吃了。”康熙朗声笑道。
      他今天很开心。
      没过一会儿,弘晖下学过来,笑吟吟的给康熙、德妃请安,复又眼神亮晶晶的立在卫有期身旁,拿着公筷给她夹菜。
      “瞧这孩子孝顺的,快坐下歇歇。”
      德妃冲他招手,她是真喜欢弘晖,比之十四更甚。
      他打小就在宫中,她也一直挂心,这念的久了,心里就一直都放不下。
      弘晖轻声应了,他正在变声期,说话粗嘎,轻易不肯启唇。
      德妃知道少年人爱面子,也不勉强,拍了拍身边的桌椅,示意他坐下。
      康熙也发话:“饿这么久,快坐下吧。”
      他跟弘晖的感情更深一点,打小在他跟前长大,现在也在跟前,一直没有分开。
      孙辈中,他是头一个,谁也比不上。
      弘晖这才应了,坐下以后,用公筷给每个人夹了菜,这才坐下,自己慢慢的用着。
      吃完饭,捧着茶闲聊一会儿,到了德妃午睡的点,就控制不住打起哈欠来。
      康熙率先告辞,“你且歇着,朕去前头。”
      德妃打起精神送走康熙,他们夫妻两人带着弘晖也一并要走,遂将他们也送了回来。
      “过些时日,休沐再来宫中瞧瞧。”
      瞧什么德妃没说,她也有些抹不开面子。
      胤禛点头,低声道:“额娘回去吧,儿子有空再来看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