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我的光影年代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10章 学习
      “那就喝一瓶!”
      副导演放心了,拿了两瓶山城啤酒…
      为啥放心?
      当然是省钱啊!
      年少不识蝌蚪贵啊!
      真正掌控一个剧组,你才会知道拍电影多耗钱。
      剧组设备,摄像机、滑轨、收音器材、灯光设备等,这都需要花钱,人员开支,工作人员的一日三餐,花钱如流水。
      这还是现场制片周林事事过问,这才压下资金流水,勉强维持。
      这么说吧,混电影这个行当,要是找不到一个懂行的领路,被坑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。
      陈可欣大导演拍摄《武侠》,投资方不懂行,直接被坑死,一部花了上亿投资的作品,愣是拍出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效果,据说剧组报账的时候,一双布鞋、一顶草帽都敢报几千块。
      气的鼎盛文化直接不做电影了…
      吕潇然还有侯淑各自喝了一瓶啤酒,直接开演…
      也没啥限制级镜头,就两人躺一块,吕潇然还穿着内裤。
      紧接着就是被打的戏…
      谢小萌这个角色就是要受伤,接这个戏之前,吕潇然有心理准备的!
      被按在马桶里面,被道哥、黑皮轮番殴打…
      你要出效果,必须要真打,那很多时候,就是会控制不住力道…
      谢小萌如果不受伤,他在里边没有出镜的必要!
      他来,就是要承担这样的义务!
      那你说,不能演出来啊?
      太难,吕潇然还没到这种境界…
      他必须要体验到,才能给出真实的反应,包括对手戏演员们!
      这个也是斯坦尼表演理论的核心,吕潇然就是接受斯派表演教学的,所以,没觉得有任何问题!
      说到这个,其实,真实表演跟高深的演技,这两个哪个更高端?
      说不出来!
      当初,劳伦斯奥利弗和达斯汀霍夫曼合作《马拉松人》的时候,霍夫曼的角色有一场戏是几天都不睡觉,霍夫曼便决定开始熬夜,以便更好的表达角色在长时间不睡觉之后的颓废面貌,奥利弗看了之后嗤之以鼻,对霍夫曼说,你直接演不就行了吗?
      劳伦斯奥利弗是表现派的大宗师,而达斯汀霍夫曼体验派的代表人物,因此这个故事经常被表现派拿来嘲讽体验派。
      劳伦斯奥利弗比达斯汀霍夫曼大了三十岁…
      三十年的人生经验,三十年的人生阅历,对于表演者来说,所谓‘体验’,所谓‘表现’,事实上都没有本质的区别,当你已经历经世事,阅尽千帆之后,你已经无需要去给这两个看上去泾渭分明的学派划清界限,两者早就融为一体!
      表演从本质上讲是对人生的体察,子在川上曰:“逝者如斯”,不变的是时间,改变的是在时间中沉浮的心境!
      可惜,吕潇然缺乏这种生活经历…
      所以,最开始试拍的时候,吕潇然演的总差了一点。
      干脆就动真格的,把头塞进马桶、拳打脚踢,甚至还有被道哥按住脑袋撞墙,都是真正发生的事情…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吕潇然在学习…
      他发现宁昊拍群戏很有一手!
      群戏是电影界公认最难拍的,群戏拍得不好,《太平轮》能拍成《小舢板》;群戏拍得好,像是老谋子的所有电影无论题材都能拍得大气恢宏;全球有很多群戏大师,亚洲比较出名的就是黑泽明,亚洲之外则更多。
      宁昊当然比不上这些大师,但他却可以用对比讽刺来促进人物特色的分明,简单的对立冲突塑造人物形象…
      他的对比很有味道。
      比方说包世宏、三宝和三个小偷在宾馆是邻居,在这里,旅馆是一个隐形的空间交叉点,但是这两条线索的主角都并不自知!
      通过这样的场景设置,这些有趣的场景都呈现在观众面前:老大道哥对着墙画寺庙的地图,详细研究者偷翡翠的方案,而包世宏和三宝在墙的另一边也在把地图钉到墙上,这样的场景不仅看起来让人忍俊不禁,而且时刻吊着观众的心。
      当然,这个不是他原创的,盖·里奇在《偷抢拐骗》里面也是这么设置的!
      宁昊真的在模仿盖里奇,包括镜头切换方式…
      而且他很重视演员本身,而不是限定的剧本!
      就是,他很乐意在现场跟演员讨论台词,有哪句他要觉得不合适了,就会停机跟演员讨论…
      当然,他也很有脾气!
      大部分时候,是因为制片方或者现场工作人员的疏忽,比方说制片组没有备外伤药,工作人员出现小的失误…
      很少因为演员发火!
      大概也知道跟演员较劲没意思…
      导演在片场大发雷霆,拂袖而去后会怎样?
      能怎么样?
      最终还是会回来!
      据说诺兰导演刚到好莱坞的时候,有一次现场拍摄,大发雷霆,然后发现没人管他,只好偷偷跑回现场继续拍…
      需要耐心,还需要树立自己的权威…
      不能让演员对你畏惧,但必须要让大家都听你的!
      首先在做人尺度上,就很难!
      更难的是必须保持旺盛的精力——宁昊导演绝对是剧组睡得最晚,起得最早的那个…
      吕潇然在跟哈士奇交流:
      “所以,好剧本、好故事仅仅是电影的一个开端。是否是部好电影,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导演能力。”
      “对,这就跟说书人一样。同样的故事,水平低的人说会满场瞌睡,水平高的人说就会满场喝彩。”
      “…你现在还觉得导演的功底不重要吗?”
      一部电影,导演的审美特别重要,他决定所有视觉上的元素,比如镜头的选择、摄影机角度、灯光、滤镜的使用、光学效果、构图、摄影机的运动以及剪辑。
      有时候,导演还需要决定服装、布景以及外景。
      还有最重要的一点——给演员导戏。
      这个需要演员的“彻底放松”,依靠的就是演员对导演的完全信任。
      一旦演员对导演的安排有质疑,或认为人物动机、反应不对,都必然不可能带来好的表演。
      很难的…
      “但我觉得宁昊有一点做的不好!”
      “哟?哪里做的不够好?”
      “他太依赖自然光了!”
      “…但这个电影还是偏写实的啊,自然光没什么不对…你居然知道光线对电影的影响?”
      吕潇然有点小惊讶,他真没想到哈士奇居然还能注意到光线问题…
      “别误会,我就是发现剧组没有专业的灯光师,都是摄影组兼任的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