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我的光影年代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256章 演员真可怜(2/6)
      接地气…
      已经是很客套的说法了,没有用丑星形容就算不错了!
      《石头》时候,一堆媒体还用‘丑星’来形容黄博,到了《赛车》,就用‘接地气’这种比较委婉的说法。
      《风声》剧组,他跟吕潇然经常聚一块瞎聊,偶尔会拉上黄玄。
      黄玄有点紧张——毕竟跟他对戏的都是一群已经成名的演员。
      吕潇然也有点压力,毕竟这部戏是橙子映像主控投资、制作。
      不过这种压力不是很大,因为哈士奇说了《风声》的最终票房是2.25亿…
      所以,吕潇然更多的演好戏就行了!
      他的番位排在第四位,次于周讯、李兵兵、张函予…
      这个没办法,从资历还有奖项来看,确实比这三位差了老远…
      博哥番位排在王志闻后面…
      也是好事,不用担心挨骂,演得好有人夸,演得不好,也不会有什么人注意到你!
      这个阶段的创作是最有意思的,不用背负什么莫名其妙的压力,倘若你拿了影帝,观众就会用影帝的标准要求你,你也会用更高标准要求自己,压力会很大…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“《无人区》不是让你去体验生活吗?”
      “不急,我这戏拍完就去,我演的不是主角!”
      黄博一边抽着烟,一边道。
      “你演的啥?”
      “就是一悍匪,老宁说我身上缺乏杀气,让我去杀猪…”
      “你去了吗?”
      “去倒是去了,但我没下手…总觉得过意不去!”
      “杀个猪有什么过意不去的?你不杀,也会有被人杀的!”
      吕潇然忽然想到了《边境风云》:“你之前不是演过杀手吗?”
      “杀手跟悍匪不一样,否则,我也不会接!等你看完《无人区》剧本,你就知道了!”
      吕潇然点头,也对,重复的人物演起来确实没意思。
      黄博忽然问:“…我怎么感觉你这次演戏跟以前不一样了?”
      “这次我没想那么多,就按照反派去塑造人物,反正我是配角,用来衬托正面人物的伟岸。”
      “我说嘛,你怎么节奏这么好,就不管别人怎么演,你就做好自己的事?”
      “对,王志闻老师就是这么教我的。”
      其实演好武田太简单了,甭管说什么词,脸上一定是面无表情,给人一种所有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感觉…
      包括给莲花丈量尺寸那场戏…
      面无表情测量,面无表情说台词,面无表情把她推在桌子上,面无表情硬上…
      那场戏拍的…
      怎么说呢,反正小吕子挺于心不忍的。
      用游标卡尺丈量她的身体每一个部位的尺寸,尤其是下半身,他真的蹲在地上,一点点测量…
      他一男的都觉得过分!
      更别说被测量的李莲花了!
      本来说好找个替身,莲花非要自己上,然后崩溃了…
      浑身颤抖,是真的在颤抖…
      为什么非要拍这段,按照导演的解读:使用这种刑罚一为了羞辱李宁玉,二就是武田出于私心。
      武田就是想发泄自己的兽性…
      先玩弄,再强行发生关系…
      肉体心灵同时摧毁。
      当然有强行发生关系的剧情,所以,第二天宴会上李宁玉发酒疯说我不是妓女…
      顺便让吕潇然脱下上衣,展示身材…
      不过,这段戏可能要剪掉…
      尺度有点大。
      陈果富以前看过**的纪录片,里面就有这段,**测量犹太人外貌特征,用的就是尺子测量…
      他说,看了之后觉得很惊讶,让人觉得奔溃。
      当然,如果李宁玉表现得不是痛苦,而是享受,那就坏了…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“这帮王八蛋,干脆全部动大刑!”
      “我是无所谓,就怕你王处长今后不好办,已经不明不白死了一个,要是再闹出人命,却找不到鬼,你怎么向张司令交代?”
      吕潇然看了看王志闻,后者嘴唇微微有些抖动…
      “我们不妨再推敲一遍!”
      “还剩四个人,李宁玉可以排除,我仔细地查过她,她想的都是刘林宗,老鬼不可能这么随性,这么脆弱。”
      “那老金呢?他递盘子的时候,瞪了那老头一眼。”
      “你得反过来想,金生火心中无鬼,有人上前收盘子,彼此眼神交汇,这只是说明有陌生人靠近时他自然会有反应…”
      “如果不回应,刻意回避,那就是有问题!”
      王志闻眼睛一亮:“吴志国和顾晓梦从头到尾就没看那老头一眼!”
      吕潇然擦了半天火柴,没有点燃,王志闻赶紧划了根火柴,吕潇然深深吸了一口,吐出烟圈:“老鬼就在他们两人中间!”
      得出结论,立刻召集人手,进行下一段…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演员一旦进入状态,拍的就很快了…
      2月底开机,3月中旬,黄博的戏份就快结束了。
      他跟吕潇然讨论了一下《风声》的剧本。
      “我觉得剧本写得不好!”
      “…哪里不好?”
      “悬念揭开的太早,没有一种解密的快感!”
      “…咱这个是主旋律电影!”
      《风声》这个本子,有点类似与《无人生还》。
      《无人生还》也叫影视创孤岛模式,孤岛模式本身就带有着极强的戏剧张力。
      具有封闭、孤立的特点,故事中的主人公们想要查明真凶,往往只能依靠推理。
      随着一个又一个人的莫名死亡,恐惧与猜疑情绪在孤岛中蔓延,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逐渐被打破,既定的人际关系也将被重新审视。
      为了生存下来,主人公们会向我们展示出人性中最为阴暗丑恶的一面,这往往也是他们最真实的一面。
      然后,我们眼前的孤岛便不再是‘孤岛’,而成为了试炼人性的修罗场。
      如果《风声》是纯粹的推理片,那很好办,照着这个模式一点一点拨开迷雾…
      可是,不行,所谓孤岛模式,有一个很大的特点,即故事中的每个人都不是绝对的好人,而且每个人都有成为真凶的可能。
      所以在观看故事时,尽管我们体味到了推理解谜的快感,却无法对任何一个角色产生心理认同与情感投射。
      《风声》不一样,它是主旋律电影!
      它最激烈的冲突不是人性的碰撞,而是正邪的对立,并通过最后的邪不压正,传递出它想要传达的价值理念:民族已到存亡之际,我辈只能奋不顾身,挽救于万一。
      想达到这样的目的,编剧就要尽快让观众找到一个他所认同的正面角色,否则,观众的心理认同在影院里将会处于悬置与真空的状态,无法准确感应到电影主旨。
      所以,距离电影结束还有至少四十分钟,我们就知道了顾晓梦就是老鬼!
      让她在遭受敌人摧残之前及时亮明身份,于是,我们挂念着她的命运,扼腕叹息于她的殒灭,认同了她心中的信仰。
      单纯从剧本写作结构来看,这是非常别扭的地方!
      但却是《风声》的高光时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