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我的光影年代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956章 八月(1/4)
      (200万字了,好有感触啊!)
      吕潇然投资了文旅项目之后,对旅游业有一些了解。
      今年以来,中国旅游业的变化看得见,首先就是一波又一波的小镇再次兴起,仅北京正在打造的就有哈洛小镇、葡萄酒小镇、祥云小镇…
      还有,地方国企、全国性房企、地方民企、传统文旅企业均下场进入文旅投资…
      可以想见,未来旅游业的竞争会更加激烈。
      这个时候,加塞影视城项目是个很好的选项…
      最好能请到牛逼的剧组,牛逼的导演…
      那江北小镇搭上了《邪不压正》,也是很正常的事情!
      电影方面的亏损算个卵子,最主要是后续关于旅游资源的开发。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八月的北京,天气酷热的像是火炉,顶着炎炎的夏日,吕潇然下车后,感觉吸进肺里的空气似乎都在燃烧,他拉低帽檐,取下挂在口袋里的墨镜,戴在眼前,那明晃晃的阳光带来的炽热感,稍稍好转了一些。
      “今年真热!”
      陈祉兮随口回了句:“…夏天嘛。”
      吕潇然没说话,走进了橙子大厦,立刻,大厦的中央空掉拯救了他…
      “你今天怎么舍得出来了?”
      “我来上班…”
      “糖糖不用你陪着?”
      “每天都有一堆人找她…”
      “…也对!”
      陈祉兮点了点头。
      她前两天去了一趟吕潇然家里,真的是,女儿国,吕潇然就只能待在书房…
      “今天要开什么会?”
      “布局五年,今年是收获的时候了,还要提醒他们别跟风…”
      “跟风?”
      “嗯,我看了不少项目计划,都是瞄准现实主义题材的,这很不好!”
      华语电影市场是个很神奇的地方,或者说电影本身就有个跟风属性!
      票房成功的小成本电影基本都是孤立的小概率事件,不要试图去总结某种成功秘籍然后妄图去复制。
      如果一定说有某些共性,那就是剧作都还不错,演员表演很好,在成本限制范围内制作还算认真。
      总体来说就是具备好电影的主要特点。
      但并不是说你拍了一部题材很好电影就一定能大卖的!
      二者之间并无因果联系。
      按照最主流的市场分析,要票房成功,就要针对大众。
      大众的审美是很明确的,就是要流行!
      但这玩意在几年前的电影市场解释不了——你跟我说说《栀子花开》、《小时代》有什么面对大众的属性?
      唯一的解释:ip+流量!
      所以,资本瞄向了ip+流量…
      因为这是可控的环节!
      后来,观众审美逐渐成熟,ip+流量模式被证明了最多只能拿1-3亿票房——对比动辄十亿起步的好电影盘口,完全不够看的。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家里,糖糖一边吃着红柚,一边跟柳施施闲聊…
      “我最近在看星爷的电影,然后发现很多现在的流行梗,星爷的电影早就玩过了!”
      “比如呢?”
      “…比如‘给个机会吧,裤子都脱一半了!’”
      万芊:“还有那句:…不要误会,我不是针对你,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!”
      “沈藤也可以啊!”
      “摊牌了,我不装了,我是亿万富翁!”
      “哈哈…”
      这几个姑娘都去看了《西虹市首富》,然后被沈藤折服了!
      吕潇然之前评价过国内几个喜剧演员,他特别看好沈藤:“他虽是喜剧演员,但他身上有种严肃的表演精神,对待作品很认真,不松懈,不散漫,不卖弄演技,不滥用包袱,表演时很敬业,偶尔还能感受到一点点个人的审美追求。”
      这是真的!
      说实话,郝建那会,觉得这人挺一般。
      东北段子手多的是!
      后来慢慢发现不同了,东北出身的谐星很多,但是底子翻上来之后,会很快迷失,没东西了,最终只能回到二人转模式。
      沈藤的幽默是东北幽默吗?骨子里是,但表现上又不是。
      用着东北幽默的内在却不占东北幽默的便宜。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打法打开了大片的市场,而且有着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。
      这些来自于丰富的内心。
      因此沈藤是唯一让人觉得越来越好的一个喜剧演员。
      糖糖忽然来了一句:“我听吕潇然说,他曾经建议把最后被绑架的换成庄强…”
      柳施施大吃一惊:“庄…庄强?”
      “嗯,他说这样比较有意思,可惜那时候剧本已经成型了…”
      柳施施无语…
      “哎,姐夫呢?把他喊过来,我们问问他!”
      “…他去公司了!”
      “啊,这么热的天还要上班?”
      “…好像是要处理什么项目审批,我也不清楚…”
      聊了没几句,几个女人又一起看起了电视。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“两件事,我们创作必须要站在底层的角度,要坚持左翼创作路线!”
      “第二,网上的那些差评,不需要太在意,但也别放任不管,主意尺度!”
      吕潇然看了一下张进拿给他的《西虹市首富》口碑报告…
      目前这电影豆瓣评分6.6分,算是及格喜剧。
      但显然配不上已经25亿的票房!
      差评多集中在‘吊丝撸管电影’、‘农民工专用电影’、‘李毅吧专供电影’、‘低俗恶心的垃圾喜剧’、‘谁看谁傻逼’…
      骂电影的事儿常有,但是把上千万观众都骂进来的事儿,真是头一回见。
      不探讨电影本身,专攻电影外围的价值观念。
      什么跪舔吊丝、侮辱女性、丑化富人、三观不正巴拉巴拉…
      其它的就不说了,丑化富人也有罪?
      全世界所有的主流电影,尤其是好莱坞,一直坚持不遗余力丑化富人,咋了?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不允许丑化富人这一项?
      张进喷了一句:“我有时候真想把这帮人挂起来…想高雅去听音乐会,看芭蕾舞啊,来看什么喜剧电影?”
      “没必要。”
      吕潇然摆了摆手:“为普通观众服务,作品难免缺乏艺术的、文学的、哲学的内涵,形式上难免通俗谄媚,某一类评论人自然不喜欢;
      那些符合评论人口味的艺术电影,普通观众很难看懂,或是压根就懒得去看,很难取得商业上的成功。”
      “咱们的《西虹市首富》本身就是商业喜剧,俗不俗的,还是留给观众自己评价吧!”
      “《药神》口碑不是挺稳定嘛,现在还有9.0分呢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