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快穿:白莲花她又万人迷了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264章
      虽然魔族和修士还是一言不合便会动手,相互追杀。
      但除此之外,再没有传出任何魔族肆意虐杀凡界之人的消息。
      毫无疑问,这一切对修仙界和人界皆是百利而无一害。
      不少人都知晓,若沈泱泱真的回到了魔界,又是魔主,那这些变化都必然是因她而有。
      了悟也终于意识到,在他被送回云禅寺,清醒过来之后,为何佛子会对他说,一切皆只因他和段黎一叶障目。
      想到这里,他苦笑一声。
      “沈真君,执迷不悟的,的确从来都不是你,而是贫僧。”
      “是贫僧从始至终都对魔界心有偏见,认定只要是魔界之人,就必定十恶不赦,并且生来即带着罪恶。”
      过去近一万年,几乎已经没有人记得,曾经的魔界与仙界,从来没有极恶极善之分,只有修炼本源的差异。
      泱泱收回视线,望向映于窗外那道朦朦胧胧的剪影。
      见那人微微垂头的弧度清晰可见,泱泱扬了扬眼尾,轻启红唇:“你等我数年,只是为了对我说这些吗?”
      了悟摇了摇头。
      说出方才的话之后,他的目光倏然变得十分平静。
      他双手合十,对着身前之人微垂下头。
      “贫僧惭愧,等待数年,只愿能还沈真君一果。”
      “以解因贫僧而起的孽缘。”
      说罢,他便闭上了双目。
      临到十年前沈泱泱消失前的最后一瞬,了悟才终于参透了些佛道。
      他清晰地看到那少女的周身,都环绕着诸多孽怨。
      而那其中,就有属于他了悟种下的恶果。
      执著如渊,渐入则亡,执著如尘,徒劳破妄。
      如他这般偏执之人,本就与佛道无缘。
      只是他的心脉已损,佛心已乱。
      走向湮灭,归于世间,才是他应得的结局。
      泱泱就这样看着了悟的眉心逐渐泛起青色,直到周身再也没有一丝气息的波动。
      他坐化了。
      屋内陷入一片沉寂。
      意识中的小肥猫提醒泱泱,就在刚刚,世界修复度达到了百分之七十。
      良久,泱泱只心中轻应一声,而后推开门。
      然而就在她准备直接离开之际,身侧忽然传来男人温润如玉石般的声音。
      “沈真君。”
      泱泱眼尾轻撩,缓缓侧过身,望向声源处。
      释生此时已经站起了身,如松柏一般长身玉立,静静地注视着她。
      她问:“何事?”
      不知是否是错觉,她看到那双本该满目慈悲的双眸,染了一丝红尘之色。
      他说:“沈真君,可否容释生同行?”
      同行?
      泱泱眉心一动,忽而想到了什么。
      “因为佛子的劫缘?”
      释生微微颔首。
      泱泱却忽而来了兴趣。
      她轻抬莲步,走到释生身前,男人身上微不可闻的檀香便袭入鼻尖,莫名地让人心神放松。
      “到底是什么劫缘,佛子可否告知我?”
      这个世界有太多难以言明之事,无论是段黎的预知,还是容奚的命定之人俞青姝,亦或是此时释生所言的劫缘。
      当真有这样的因缘,能让一人的修炼一途与另一人息息相关吗?
      看着身前人如在须弥山界内那般朝他走了过来,还倾了倾身,浅淡的馨香就这样萦绕在鼻尖。
      释生的身体越发僵硬,面色就越发庄严。
      若能忽视他耳尖那抹那抹艳色,倒确实与真佛别无二般。
      释生罕见地没有如先前那般有问必答。
      泱泱却忽而顿悟了。
      她退开一步,不动声色地敛了几分笑意,有些迟疑地启唇:“这样的劫缘,该如何才能渡?”
      释生将她的动作尽收眼底,长睫轻颤了颤,心头难以抑制地泛起几分无措。
      几息之后,他才轻抿唇角,低声道:“释生,亦不知晓。”
      他并不知晓,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情劫。
      只因为,从未有佛子的劫缘,是情劫。
      不知晓?
      泱泱明眸微动,若有所思,目光忽而落在男人手中所缠绕的佛珠上,又抬眼瞧他。
      “为何佛子手中总是缠着佛珠?只作静心之用吗?”
      女人抬眸时,眉骨微凸,少了几分娇靥,却多了不自知的清媚,越发叫人挪不开视线。
      释生眼神不着痕迹地沉了沉,声音忽而低了些。
      “除静心之外,有助修行,消除妄念。”
      “妄念……”
      泱泱望着男人低眉避开的目光,低声呢喃,眸中忽而多了一缕意味深长。
      “或许,佛子的劫缘,便是勿生妄念呢?”
      说罢,她转过身,似乎轻笑了一声,而后低声道:“泱泱始终觉得,这世间并无全然命中注定之事。劫缘或许无法免除,但一切,皆掌握在自己手中。”
      “佛子这样通透,应当知晓,或许和我同行,反而并不利于佛子渡过此劫。”
      “佛子不应当问我,应当问自己。对你而言,究竟如何才是对。”
      “又或者,究竟如何才是佛子心中所愿。”
      眼前的身影已然消失,独留下神色有些沉寂的释生。
      他闭上眸,拨动了一颗佛珠,然而下一瞬,指骨忽而顿住了。
      许久之后,男人才睁开双眼,终究还是迈出了脚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