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洪荒人祖,开局加入聊天群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105章降临
      1760年,也就是乾隆二十五年。
      这一年,大小和卓兵败西逃,经葱岭进入巴达克山,被巴达克山首领素勒坦沙擒杀,叛乱遂平。
      大小和卓之乱的平定,标志着带清统一战争的全面完成。
      这也是乾隆自我标榜十全老人的伟大功勋之一。
      正是因为平定了大小各卓之乱,天下初定,乾隆才有兴致去西山围猎。
      为了庆祝天下和平,并赏赐有功的将士们,乾隆决定天下各地的税收再次增加一成。
      这有问题吗?
      完全没毛病啊!
      于是,下面的官员为了捞钱,部分地区硬是将税都收到了乾隆六十年了。
      总而言之,天下太平,百官歌舞升平,河清海宴。
      就是苦了天下百姓。
      他们好不容易渡过了乾隆二十一年的洪灾、蝗灾等天灾,还没来得及喘上一口气,却不成想人祸又来了。
      百余年前,为了不被杀头而剃头去发,软了膝盖,弯了脊梁。
      如今,却只能像丧家之犬一般勉强苟活。
      可悲可叹,可怜可恨!
      这些大层面的事情暂且不讲,且说我带清的乾隆皇帝。
      他现在的心情很不好,脸色阴沉得都要滴下水来。
      坐在养心殿之中的龙椅上,身穿黄色龙袍,乾隆愣愣的看着前方出神。
      “朕本来准备直接抹杀你的!不过,朕决定给你一次机会,若是能渡过这次劫难,朕可以既往不咎,否则,就去死吧!”
      聊天群群主秦始皇嬴政那杀气凛然的话还回荡在耳边,令乾隆又惊又怒。
      这件事情哪怕过去了多日,他依旧还无法忘怀。
      果然,预料之中的事情发生了。
      他就知道,汉人对于异族统领中原,一直以来都很有很大的意见。
      自带清立国以来,反青复明都就没有断绝过。
      前有糠稀朝的天地会,后有吕四娘刺杀先皇,再有现如今的红花会。
      有如那田地间的野草一般,烧之不尽,杀之不绝。
      就连他这位皇帝,都时时都要提心吊胆,生怕有人闯进皇宫来刺杀于他。
      这聊天群中,虽然有六个皇帝,或者说是皇帝后备人选。
      但除了他乾隆之外,其他五人可都是汉人皇帝。
      若是让他们得知了后世的历史之后,难保不会团结起来排斥于他。
      所以,乾隆就一直都保持着低调,免得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。
      偷偷的进村,打枪的不要。
      他一直祈祷着,嬴政这位神通广大的群主对他不要有太大的意见。
      否则,以对方那神奇的本事,要杀死他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。
      他可没当够皇帝,还不想死呢。
      哪晓得,真是好的不灵、坏的灵。
      对方果然关注到了自己,并且还对自己有了极大的恶意。
      虽然没有出手抹杀自己,但很显然,这事没这么容易完。
      对方不是说了么,渡过劫难方才真正算是了结。
      那么,所谓的劫难,又是什么呢?
      琢磨了几天,乾隆还是没有任何头绪。
      关键是,这件事情,他又不敢透露给任何人。
      没个可商量的人选,单靠他自己一个人想主意,确实令人头痛。
      这不,近几天来茶不思饭不想的,整个人都清瘦了许多。
      这一幕,可是将皇宫上上下下都急坏了。
      无论是太后、皇后、各宫嫔妃以及大大小小的太监们,都在为他的状态担心。
      “启禀皇上,五阿哥求见!”
      就在这时,养心殿随侍太监小心翼翼的走上前来,出声说道。
      “哦,让他进来!”
      听到声音,乾隆抬起头来,有气无力的回道。
      “嗻!”
      小太监应了一声,退了下去。
      不一会儿,五阿哥永琪走了进来。
      打了一个千,永琪单膝跪在地上,说道:“启禀皇阿玛,西山猎场中的那个女子醒过来了!”
      这些天来,他一直都围着猎场中的那个女子转,又是请御医,又是近身伺候的。
      所以,并不知道他的父皇乾隆皇帝有了变化。
      “哦?朕去瞧瞧去!”
      听得永琪的话,乾隆回想起了粘竿处的密报,精神一震,说道。
      至于之前聊天群主的事,先放一边吧。
      如果,那女子真的是....
      出了养心殿,在一路‘皇上吉祥’的问候声中,乾隆带着永琪走进了漱芳斋。
      “皇上吉祥!”
      走进漱芳斋中,伺候着的一众宫女连忙行礼。
      乾隆摆了摆手,来到床榻前,看着床榻上的女子。
      她的脸色因为失血过多而有些苍白,双眼紧闭,没有醒过来。
      只不过,嘴里却在小声念叨着:“疼好疼扇子,画卷别抢我的扇子东西在,我在;东西丢了,我死”
      她好似做了噩梦,脸上满是恐惧。
      “喂!你醒一醒!”
      乾隆坐到床前,拍了拍女子的面颊,小声问道:“朕说话你听得到吗?能不能告诉朕一些你的事?你今年几岁啦?”
      “我十八,壬戌年生的”
      女子无意识的回答着,好像清醒,又好似是在作梦。
      “那你是几月出生的?”
      乾隆掐指一算,心中震动,继续问道。
      “我八月初一,我是八月初一出生的”
      那女子接着回答道。
      乾隆再一寻思,不禁心中一震。
      没错了,这确实是夏雨荷的女儿!
      “那你姓什么?”
      想到这里,乾隆不由得更为轻柔的问道。
      小燕子神思恍惚,睁眼看了看乾隆。
      “姓我没有姓”
      女子继续迷迷糊糊的回道。
      “怎么会没有姓呢?你娘没说吗?”
      乾隆闻言,只觉得一阵心痛。
      “不知道...不确定我有姓...我姓夏”
      女子沉思了一会儿,断断续续的说道。
      说到这里的时候,她的眉头紧皱,好似很痛苦一般。
      “嘶...”
      这一下,乾隆激动不已。
      根据粘竿处的密报,以及对方的口述,完全坐实了那个猜测。
      对方,果然是他当年在江南风流过后,留下来的种。
      换句话说,躺在床上的这名女子,正是他的女儿。
      对方闯进西山猎场,可能正是为了寻找自己这个亲生父亲吧?
      想到这里,乾隆就忍不住了,伸出袖子,轻轻为躺在床上的女子擦拭汗水。
      他声音哑哑的再问道:“你叫什么名字呢?”
      女子回道:“我...我叫小燕子”
      乾隆愕然,这是名字吗?
      那么,这孩子是怎样长大的呢?
      她受过委屈吗?
      当然,肯定受过很多委屈。
      雨荷,居然没有进京来找过自己!
      居然孤单单的抚养这个孩子长大!
      现在,雨荷在哪里?
      为什么小燕子会这样离奇的出现?
      这一刻,乾隆脑海中瞬间多出了许多的问题。
      看来,只能等小燕子神志清醒了,才能细问。
      “小燕子从湖边飞来的小燕于好,朕都明白了!你好好养病,什么都不要担心,朕一定会让你好起来的!”
      乾隆点点头,仔细的看小燕于,不禁越看越喜欢。
      “尔等小心伺候着,若是有半分差池,小心你们的脑袋!”
      站起身来,乾隆又恢复了那个威严满满的皇帝,看着宫殿里候着的宫女太监们,说道。
      “嗻!”
      一众宫女太监们被吓了一跳,连忙回应。
      不止是他们被吓了一跳,就连一旁候着的永琪也被吓了一跳。
      当然,他是皇帝的儿子,倒不怕被杀头。
      他被吓一跳的却是,他身为乾隆的儿子,哪还不知道自家老子的秉性?
      说的好听点叫风流,说的不好听就是好色。
      眼下,这女子机缘巧合的进入了乾隆的视线,再加上其容颜姣好,青春靓丽。
      莫非,皇阿玛对她动心了?
      想到这里,永琪就是一阵心如刀割。
      这个女子,是他遇见的,也是他射伤的,也是他带到皇阿玛跟前的。
      再加上这些天来的陪伴,在不知不觉中,永琪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女子。
      只不过,看眼下的情况,皇阿玛横刀夺爱?
      我的小燕子....永别了!
      你飞入枝头变凤凰,进了皇宫,成了我的额娘!
      初恋之花啊,还没有来得及绽放,就此枯萎了!
      一瞬间,永琪的面色难看,有如死灰!
      “走吧,让她好好休息!”
      乾隆踏步出了漱芳斋,对永琪招了招手。
      他并未发现对方的脸色不太对,因为永琪低着头,并未让他看见。
      经此一事,乾隆的心情果然好上了许多。
      就连之前的烦心事,也感觉没那么烦了。
      所谓兵来将挡,水来土淹。
      如果命中注定会有这么一劫的话,那再害怕又有什么用呢?
      ....
      就在乾隆喜得女儿之时,带清的最南方,台厦道,琉球府。
      这是一处孤悬于华夏大陆东南边的海岛,面积约三万六千平方公里。
      东临太平洋,西隔琉球海峡与福建相望;北濒东海,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。
      其归属于台厦道管辖,府治设在台南,下辖琉球县、凤山县、诸罗县。
      岛上居民数量大概是在一百一十万左右,包括汉族和高山族。
      为了防止西洋人入境,带清在这里设立了琉球水师,大概是一万五千人的编制。
      其中,一万人驻扎在澎湖,其余人分别驻扎在岛内各处。
      既能防止西洋商人入境,又可防止本岛人生乱。
      这一天,一道光芒从天而降,悄无声息间,落到了琉球府岛上。
      光芒敛去,露出了一位身穿黑色衣袍的年青男子,其面冠如玉,身形挺拔,好个谦谦君子。
      “这就是父亲所说,由异族统治中原的世界吗?”
      睁开眼来,扶苏打量着四周,喃喃自语道。
      他环首四顾,发现自己此刻立于一座小山之顶。
      这座小山高不过百多丈,草木深深。
      漫山遍野的枫叶红得特别娇艳明丽,就像一簇巨大的火把在熊熊燃烧。
      湛蓝的天空,郁郁葱葱的丛林,一切都显得那么原始。
      “呼...”
      扶苏深吸一口气,很快,他便皱了皱眉。
      这是他的一道分身,微不足道的分身。
      但本体有着十四阶金仙的境界,分身虽然只是普通人,但境界却不变。
      只要他想,可以分分钟达到当前世界所能承受的极限。
      眼下,他只是深吸了一口气,无穷的能量蜂拥而来,瞬间便将这具分身提升到了二阶先天之境。
      随后,便有一种空洞、脆弱、压抑、沉闷之感涌上扶苏的心头。
      仿佛来到了万丈高空,稀薄的空气,令人感觉到一股窒息感扑面而来。
      像是将一头大象装进了纸盒子里,有种说不出的压抑和沉闷。
      同时,在他的感应中,眼前的这个世界十分的脆弱,就像是吹大的气球一样,只要他稍微一用力,便能将这天地撕碎。
      这绝不是扶苏的错觉,而是他真实的感受。
      在他的感应中,这个世界的灵气几近于无,很是稀薄。
      若非他本体的境界高深,根本就感觉不到灵气的存在。
      另外,他明显感受到,眼前这方天地对他的压制极弱。
      或者说,在这个世界中,他的破坏力得到恐怖提升。
      砰!
      仅仅是吹了一口气,耳边便传来一声刺耳的音爆声。
      与此同时,前方三丈处的树林便如同遭到了龙卷风的肆虐般,一片狼藉。
      扶苏不由得皱了皱眉,他觉得自己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。
      因为这方天地太脆弱了,脆弱到让他难以想象。
      尽管他没有尝试过,却明显感觉到。
      只不过是二阶先天之境,所发挥出来的力量却非常可怕。
      恐怖的力量如同沉寂的凶兽一般,还未彻底苏醒,便让他自己都感到一阵心惊肉跳。
      在这个世界,被放大的不仅仅是力量,还有速度,防御,精神力等。
      一旦他全力出手,便宛如神话中的神灵一般,蹋碎山川,崩断河流,堪称是人形天灾。
      这其中,或许是世界等级的差异,或许是空间密度的不同,或许是世界构造的不同。
      “这个世界,是一个极其低等的世界”
      扶苏皱了皱眉,自语道。
      “这样也好,孤就可以完成父亲的任务,早日回到大秦!”
      想到嬴政的话,扶苏很快就将些许杂念抛开。
      此行,为的就是拨乱反正,驱逐满清鞑虏,恢复汉人江山。
      既然如此,当然是自身的实力越强越好。
      若是修行艰难,怕是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完成任务。
      眼下,天地灵气稀薄,那么相应的,这方世界的修行者肯定不会太多,甚至是没有。
      这倒算得上是一个好消息了。
      想罢,扶苏又闭上了眼睛,开始适应这个世界的规则。
      日升日落,已有七个轮回。
      一连七日,他都在不断地调整着自身状态,努力适应这个世界的环境。
      他需要控制的不仅仅是自身的力量,还有自身的体重,呼吸间的频率,以及修炼的程度。
      就如普通人突然来到了太空一样,世界环境的巨大差异,让他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去适应。
      一直到第八日。
      “呼,终于好了!”
      扶苏睁开眼睛,整个人精神抖擞,气势勃发。
      很快,他心念一动,将浑身气势收敛了起来。
      七日的时间,他已经完全适应了这方世界的规则。
      就连这具分身的实力,也达到了当前世界所能承受的权限。
      四阶通玄境大圆满,比之五阶阴神境也不差。
      再加上本体那高深的境界,就算是比他高上一个大境界的存在,都不会是他的对手。
      “就让孤来看看,此地究竟是何处?”
      四下望了一眼,扶苏整个人冲天而起,脚下轻点,就来到了一棵大树上。
      站在大树上,他居高临下的遥望着远方。
      只见这片高山之下,目之所及处,有着一处小山村。
      山村不大,只有几间茅草屋的存在,如今看去,尚有渺渺青烟升起。
      “有人烟的地方,看来孤很快就可以知道此地是何处了!”
      扶苏负手而立,脚尖在树梢上轻轻一点,整个人如离弦之箭,直往小山村而去。
      山村不大,仅有百来人的规模。
      看到扶苏的到来,村民们一个个如同见了鬼魅,惊恐万分。
      不仅如此,这些村民们纷纷拿出了粪叉等工具,严阵以待,说着一些听不懂的话。
      总之,对扶苏极为防备。
      “嗯?”
      扶苏皱了皱眉,看了一眼村民们的打扮,再看了自己一眼,很快就想到了具体的原因。
      这些村民们,个个剃头去发,身后披着一条难看的金钱鼠尾。
      而扶苏呢,长发高冠,服饰也是前明之前的服饰打扮,与当今的衣裳样式截然不同。
      落到村民们眼中,这可不正是妥妥的反贼么?
      既然如此,他们怎么敢与扶苏接触?
      没有将他扭送到衙门,已经算是厚道了。
      虽然只是一个微不起眼的小山村,但窥一斑而见全豹,观滴水可知沧海!
      异族,对于汉族的高压统治,已经深入了中原的每一个角落。
      就连一个小山村也不例外。
      回想到华夏上下五千年一书中的记载,扶苏的脸色不太好看。
      眼下是乾隆二十五年,天下初定,想要推翻蛮夷的统治,可不是那么容易。
      经过这百多年来的历次大屠杀,敢于反抗的汉人,基本上没有几个了。
      剩下的,都是已经没有了精气神、被打断了脊梁的软骨头。
      “看来,父皇给我的这个任务,还是有一些难度的啊!”
      如是想着,扶苏摇了摇头,没有久留。
      转身就走,他不想连累这些普通人。
      顺着小路往山外而去,前往最近的县城。
      .....
      京师。
      “呯!”
      一个极品珐琅鸳鸯图鼻烟壶被摔到地上,瞬间就摔得粉碎。
      “饭桶,通通都是饭桶,你们这些狗奴才都是干什么吃的?”
      “一万五千人啊,琉球水师都是吃干饭的吗?竟然被反贼端了老巢,全军覆没?”
      “这是啪啪啪的打朕的脸,你们不感觉到羞愧吗?朕都为你们臊得慌!”
      乾隆那个气啊,指着福伦、傅恒、来保、刘统勋等人的脸,骂了个狗血淋头。
      好日子才过几天?
      就碰上了这么不顺心的事!
      整个琉球府被反贼端掉,从带清的版图上抹去。
      而乾隆做为带清皇帝,后知后觉,直到现在才得到消息。
      这些日子里,乾隆虽然喜逢民间女儿,并将其赐为还珠格格,但心里却一直记挂着‘皇帝聊天群’群主的话。
      只不过,半个月过去了,没有什么风吹草动。
      乾隆遂放下了防备,将这件事情暂时给放了下来。
      今天,突然得到闽浙总督杨廷璋的奏折,这才知道,琉球已经失守。
      半个月前,就在乾隆大张旗鼓的为小燕子举办仪式,并为其赐封还珠格格爵衔之时。
      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南方,爆发了一场声势极大的起义。
      乾隆二十五年,五月初五日,琉球府,凤山县。
      反贼头子嬴姓赵氏扶苏竖起反旗,广发起义檄文,邀请天下有志之士起兵反清。
      短短几天时间,就有如滚雪球一般,反贼扶苏就聚集了上万义兵。
      五月初六日,攻破凤山县城,杀死县令,开仓放粮。
      并且,此贼于凤山县招收生番,编练新军,大肆宣传汉民族传统文化,鼓励民众去辫蓄发等等反动言论。
      五月十五日,反贼扶苏袭击琉球水师驻地,杀死琉球水师提督,琉球水师覆没。
      五月二十五日,反贼扶苏攻破彰化府,杀死琉球知府孙景燧。
      反贼头子扶苏以彰化府为驻地,自号大秦长公子,暂代大秦驻琉球总督一职。
      自此,整个琉球岛尽数被反贼夺去,带清在琉球的统治正式宣告结束。
      一府之地,短短二十天时间就被反贼攻占。
      而这个时候,远在福建的闽浙总督杨廷璋,才收到琉球知府孙景燧上呈的,关于反贼攻破凤山县的奏报。
      等杨廷璋反应过来后,黄花菜都凉了。
      所以,他一面派福建水师去攻打琉球,以图将功折罪。
      一面写了一封奏折,八百里快马送往京师,不敢有任何迟疑。
      当然,反正琉球知府孙景燧已经死了,自然是由他来背锅。
      杨廷璋就将责任都推到了孙景燧的身上,说他没有提前察觉到反贼的迹象,延误了战机,以至于琉球失守云云。
      等乾隆接到奏折的时候,时间已经来到了六月初三日。
      这个时候,琉球府已经被扶苏连皮带骨吃了下去,带清想要再拿回去,没这么容易。
      想到这里,乾隆气得脸都绿了。
      这些酒囊饭袋般的家伙,通通都该死!
      “现在,你们说,该怎么办?”
      乾隆强迫自己冷静下来,看着下方站立的军机大臣们,质问道。
      生气归生气,丢失疆土的罪名绝对不可能出现在自己的头上。
      他乾隆大帝堂堂十全圣人,怎么能担上丢失疆土的恶名而遗臭万年呢?
      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!
      就算是丢失了疆土,也是下面的狗奴才们办事不力!
      反正不管怎么样,丢失的琉球府,一定要夺回来。
      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价!
      乾隆二十五年,军机大臣有八人。
      分别为傅恒、来保、刘统勋、刘纶、富德、兆惠,阿里衮、于敏中。
      其中,傅恒为领班大臣,太保衔、保和殿大学士、一等忠勇公。
      来保,太子太傅、武英殿大学士。
      刘统勋,太子太傅、兼任刑部尚书。
      刘纶,工部右侍郎。
      汉人的地位比前几年明显提高,除了人数增加,更重要的是拥有了一位主心骨,也就是刘统勋。
      刘统勋的儿子刘墉比他更著名,父子两代都是乾隆朝的重臣。
      虽然比不上当年张廷玉的资历,但刘统勋的能力足以在军机处排名前列。
      原本,是由傅恒、来保、刘统勋、刘纶四人掌管军机处,这个局面一直持续到乾隆二十五年初。
      或许是感到四位军机大臣难以处理繁重的日常政务,今年年初之时,乾隆又任命了四位军机大臣。
      富德,内侍大臣、领侍卫都统、一等成勇靖远侯,不久授理藩院尚书。
      兆惠,户部尚书、一等武毅谋勇公。
      阿里衮,兵部尚书、一等果毅公、入直。
      于敏中,户部右侍郎,不久转左侍郎。
      新任命的四人,除了于敏中资历稍浅,其余三人都是军功赫赫的满洲勋贵。
      其中兆惠、阿里衮都曾经入值军机处。
      即使是傅恒、来保和刘统勋,也有一定的军功背景。
      真正没有任何军务历练的,只有刘纶和于敏中。
      所以,面对乾隆的质问,刘纶和于敏中两人默然低头,不敢出声。
      “万岁爷,奴才以为,应当勒令闽浙总督全力负责此事,将琉球府收回来!”
      傅恒身为领班大臣,地位相当于前明的内阁首辅,面对乾隆的质问,他只得硬着头皮站了出来。
      “你当朕老糊涂了,这还要你来说?”
      乾隆闻言大怒,信手一甩,将闽浙总督杨廷璋的奏折甩到傅恒脸上。
      “收回琉球府势在必行,朕问的是如何收回,而不是推卸责任!”
      指着傅恒的鼻子,乾隆瞪大了眼睛怒吼道。
      “万岁爷息怒,奴才知罪!”
      吓得傅恒连忙跪地请罪。
      “万岁爷息怒,奴才知罪!”
      其他人也跟着跪了下来。
      不管有没有错,先跪了再说,保证没事。
      “哼!你们说说,该怎么办?”
      面对这群官场老油条,乾隆也没有真的要治他们的罪。
      只是正当气头上,正好拿他们来撒气了。
      “启禀万岁爷.....”
      等乾隆出完气之后,各军机大臣们开始你一言,我一语的出谋献策。
      他们与乾隆的目地相同,绝不能在自己的任上,任由带清丢失疆土。
      这个责任,他们担不起。
      ....
      就在乾隆商议着如何解决琉球丢失的问题之时,远在数千里之外的琉球却是另一番场面。
      彰化府,哦不,现在应该称之为大秦驻琉球办事处。
      这里,已经成为了扶苏的驻地,也是他打天下的根据地。
      以他四阶通玄境的实力,哪怕带领一群新兵蛋子,也轻易将整个琉球岛给夺了下来。
      只不过仅仅花了二十天时间,整个琉球岛就改名换姓。
      然后,随着扶苏一声令下,整个琉球岛就开始了大改造。
      军事上,从民众里挑选青壮,编练成新军,传授简易的修行之法,每日操练不休。
      政务上,挑选品德出众者为官吏,组建大秦帝国琉球府衙,划分各县行政区域,创办学校扫盲等等。
      民生上,打倒土豪劣绅,分粮分地分钱分田,使整个琉球岛上百来万百姓人人有田种,人人有粮吃。
      从各方面多管齐下,将整个琉球打理得井井有条。
      如此一来,扶苏的各项举措皆深得民心,得到了琉球一百来万百姓的忠心拥护。
      对于扶苏来说,打天下不难,如何治理才是难事。
      以他如今的实力,可以轻轻松松的横扫,将满人赶回东北老家。
      但然后呢,光靠他一个人可管理不了诺大的江山。
      而且,降临此界时,他也没有带任何帮手。
      哪怕是他的妻子花千骨,他也没有带来。
      所以,他要以琉球岛为根据地,埋头种田,办学校培养人才,训练军队。
      等到时机成熟,再以琉球岛为始点起事,一举驱逐鞑虏,收复汉人河山,复我中华。
      至于选择琉球作为根据地,完全是缘份使然,也是扶苏深思熟虑的结果。
      降临到这方世界,便直接出现在了琉球岛上,这便是先天缘份。
      再加上琉球是南方海岛,天高皇帝远,与大陆分割开来,又是南洋各国进入华夏的必经之地。
      占据了此岛,无论是向南洋购买军火还是粮食,或是引进人才,都比内陆要方便。
      于情于理,扶苏都没有弃此地于不顾,而另选他处的道理。
      “报...前线急报,满清鞑子派了大军来攻,请大公子定夺!”
      这一天,扶苏正在检阅新兵的训练情况,就听得一道急报传来。
      “哦,大军来攻么,这倒不出孤所料!”
      扶苏闻言,对那士兵问道:“对方来了多少人马?”
      琉球处于大海之中,岛中丛山众多,易守难攻,完全不用慌。
      “报大公子,满清闽浙总督派了福州将军恒瑞、福建水师提督黄值和福建陆路提督任永,共率官兵四万人出征,各种战舰二百多艘,已经直逼澎湖湾!”
      传令的士兵一五一十的将前方探听来的情报说了出来。
      这也是因为,清军并未想着要隐藏,而是大张旗鼓,摆明了车马,想要以势压人。
      否则的话,扶苏刚刚培养的这些士兵可没这么容易探明战况。
      “四万人马,二百多艘战舰,看来这已经是闽浙沿海的全部实力了啊!”
      扶苏闻言,挑了挑眉,喃喃道:“闽浙总督这是急眼了...”
      废话,若是收不回琉球,闽浙总督杨廷璋相信,乾隆会扒了他的皮治罪。
      他娘的,在自己任上丢失了疆土,完全可以被夷三族了。
      好不容易爬上两省总督之职,杨廷璋可不想就这样窝囊的死去。
      所以,哪怕是不惜一切代价,杨廷璋也要将琉球给收回来,将那反贼给大卸八块,以泄心头之恨。
      “来人,整军备战!”
      想了想,扶苏大喊了一声。
      随着他一声令下,整个琉球岛都动了起来。
      所有人都知道,能否守得住基业,就看这一战了。
      如果能全歼官兵,那自是不用说,起码暂时间之内是安全的。
      如果抵挡不住,那趁早给自己挖个坑跳进去好了。
      反贼一旦落到清军的手里,可没什么好日子过。
      千刀万剐都算是轻的了。
      “轰轰轰...”
      轰轰烈烈的海战,开始了。
      双方打得有来有往,再加上琉球一方虽然落于下风,但因其处于上方防守,是以并未生出大乱子。
      扶苏没有出手,他坐镇大后方以策应四周,防止出现崩盘现像。
      总不可能打天下一直由他这个首领亲自出手吧。
      得让手下的新兵蛋子上战场见见血,练练胆。
      .....
      俗话说:麻绳专挑细处断,厄运专找苦命人。
      就在琉球的扶苏与官兵大战的时候,大陆方面也没有平静下来。
      甘肃爆发了田五起义,江南也有白莲教起义,中原有红花会起义。
      八卦教、天理教...好似约定好了一般,天下各地相继爆发起义。
      如果说,琉球爆发扶苏起义,还能算得上是天高皇帝远,乾隆皇帝跟文武百官还能慢慢商定策略,集齐全天下之力,剿灭反贼的话。
      那内陆各处爆发起义,就直接将乾隆给打懵了。
      好似重重的一记耳光,抽在了乾隆的脸上。
      说,看吧,这就是你所谓的康乾盛世?
      糊弄鬼呢?
      妄你还自诩十全老人,想着粉饰太平,做梦去吧!
      “你们谁来告诉朕,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?”
      得到下面各府道台上呈的折子,乾隆气得脸都绿了。
      将军机大臣们召到了紫禁城中,见面就是一顿破口大骂。
      “那些逆贼到底是什么来头?为何琉球一出事,他们一个个就跟约好了似的,都跳了出来?”
      他娘的,简直就不能让他这个皇帝过上一天的安静日子。
      前几年,大小和卓生乱,好不容易镇压下去,以为可以过上两天安生日子。
      没想到,这还没半年呢,远在带清最南边的琉球便出事了。
      这边正商量对策,想着如何剿灭逆贼呢,那边又出事了。
      这次,不是一个地方出事,而是天下各处相继爆发了十八出起义。
      这一刻,乾隆心中不禁生出一种,我带清药丸的错觉。
      “奴才该死!”
      面对盛怒的乾隆,傅恒、来保等人对视一眼,然后齐齐拂动马蹄袖,跪地请罪道。
      “朕要的不是你们跪在这里请罪,而是你们谁能告诉朕,琉球的那个扶苏,还有眼下这到处的叛乱,到底是怎么回事儿?”
      面对大臣们的推诿,乾隆更是大怒,厉声喝问道。
      “万岁爷息怒,奴才已经派人联系了西方夷人,想必过些日子就可以用上西夷人先进的火器!”
      傅恒拜道:“到时候,不论是琉球的嬴逆还是田五、白莲教等逆贼,都可以一战而定!”
      带清已经坐了百余年的天下,昔日纵横天下的满八旗早已经腐朽堕落了。
      别说是镇压叛乱,哪怕是剿匪也不堪一用。
      故而,在康熙晚年,汉军绿营八旗就逐渐上位,成为带清军方的主力。
      至于满大爷们,自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了。
      打仗这种辛苦事,当然是让那些汉人奴才们来干了。
      当然,值此天下烽烟四起的关头,傅恒等人可不放心汉军绿营去剿匪。
      须得防着一手。
      既然如此,那么只能让满大爷们上战场了。
      但他们久于享乐,疏于战阵,怎么办?
      当然是向西方夷人购买先进的武器了。
      可能有人要问了,不是说带清闭关锁国,从不与外界交流吗?
      为何傅恒会说与西方人交易,购买先进的武器呢?
      说到这里,就不得不说,带清的历任皇帝虽然看不起汉人,但那只是表面现象。
      实际上,他们防汉甚于防川。
      就以乾隆皇帝来说吧。
      他精通汉语、满语、蒙语、藏语和维吾尔语。
      跟荷兰、西班牙、路易、英吉利、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,等西方诸国元首之间,互有书信来往。
      他知道西方各国的状况,也知道如今世界的变化。
      其制定的藏地策略,直接将西域重新纳入带清的疆域之中。
      他让八旗士兵大批量装备火炮跟火铳,显然是知道火器的恐怖威力。
      他后期限制绿营的火器数量,并封锁海域,也是警惕于世界的变化会对带清造成冲击。
      闭关锁国,禁止带清与洋人接触,也是为了避免西方的思想传入带清。
      这是带清历代皇帝们,以少御多的政策方针。
      问题到这里,可能很多人就不懂了。
      如果带清的皇帝们知道了西方世界的变化,为何不积极学习,而是将头埋进沙子里装驼鸟呢?
      实际上,大清一直有粘竿处的存在,相当于前明时期的锦衣卫组织。
      粘竿处身为特务间谍组织,只为皇帝服务。
      他们的探子遍布天下,甚至是远洋,探听各地的一切消息。
      正是有粘竿处探子们的存在,使得上至康熙、雍正,下至乾隆、嘉庆等带清皇帝。
      可以轻而易举地,跟西方世界保持着长达上百年时间的联系。
      所以,想要跟西方国家交易,向他们购买一些先进的火器,不过是一封书信的事罢了。
      “传旨,让盛京将军带兵入关!让直隶八旗、汉军绿营集合,朕要御架亲征,剿灭叛逆!”
      听到傅恒的话,乾隆却是没有理会,反而怒火冲天的吩咐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