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我的梦幻年代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十八章 推荐演员
      晚上十点,三人结束饭局,在路边闲聊,沈梦溪问道:“你们说,做三国题材怎么样?”
      “怎么,听你的意思,对三国题材感兴趣?”
      “有这个想法,我现在跟朋友一起做影视公司,手上有一笔钱…”
      张晓北随口问:“有多少?”
      “几百万能掏出来!”
      龙兵无语:“…几百万够干什么的?现在都拍大片,没有一个亿,想都别想!”
      好吧,想的有点多了…
      现在,好一点的古装大片,至少上千万美元…
      听说《夜宴》都花了1500万美元!
      现在是大片时代!
      经济的发展,电影市场的繁荣,使得市场越来越大,原本国弱民微市场小,那个时候的电影氛围偏向艺术,现在,市场化浪潮一步步到来…
      搞艺术片不赚钱已经是共识了…
      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规律,无人能挡。
      顺应它的人,才能生存,进而进步。
      中国的导演们经历了原来电影拍了就行,现在还得卖出去…
      怎么才能卖出去?
      得让观众感兴趣!
      怎么才能让观众感兴趣?
      大片!
      普遍认知,不是大片,没有必要去院线观影…
      【看书福利】送你一个现金红包!关注即可领取!
      沈梦溪摆摆手:“我再想想吧!”
      他还是觉得‘三国’有搞头,ip人物都是现成的,随便截取一段故事拍一个,武力值稍微加强一点,也不用做成‘神话版三国’,应该能很好看!
      主要有现成的《赤壁》可以炒作一波…
      对了,《赤壁》是哪年的电影来着?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搁潍坊呆了两月,沈梦溪除了写作,大部分时间都在思考前途…
      上辈子一直待在圈里,对外界真的不熟悉!
      让他去做生意,他也不会啊!
      所以,还得是在圈子里活动,本来他想的是,先混个畅销作家的名头,把声望值点到500以上,好歹先混到‘武林新秀’阶段,然后才好做别的事。
      你一新人,没名气,卖剧本都让人无视!
      谁曾想,陈立明居然是一富二代,挥舞着手里的钞票,准备进军娱乐圈。
      这么好的机会,不用上太可惜了!
      沈梦溪干别的可能有点费劲,但你要说哪部剧能火,提前看过答卷的他,考个满分不成问题!
      先做电视剧,顺便布局电影…
      上来就搞电影,失败的概率太大!
      那明年最火的剧是哪部?
      当然是《闯关东》、《士兵突击》、《奋斗》…
      问题是,这三部没有沈梦溪发挥空间…
      《闯关东》山东卫视联合大连电视台斥资三千万打造的年代剧,《奋斗》,赵寳钢的鑫宝源独资,《士兵突击》,八一制片厂联合华宜出品…
      这几家,沈梦溪都够不上!
      所剩的选择其实也不多,要么整抗日剧,要么选择婆媳剧…
      抗日剧,《亮剑》之后,也没几部爆款,《雪豹》倒也不错,但那是华策的项目,沈梦溪也够不上…
      干脆就选婆媳剧吧!
      婆媳剧,收视群体稳定,成本不高,只要找到好的大哥,赚钱妥妥的!
      好大哥的意思就是有关系的业界大拿…
      沈梦溪还有陈立明今晚去见的陶昆、刘明义,真的是黄垒前期的御用制片人,最开始的《似水年华》、《夜半歌声》都是他俩担任制片、监制、出品人…
      后来黄垒跟华宜走得近,期间拍了《七日》、《天一生水》、《家》,非常尴尬的,卖的很差…
      离开华宜,他跟华录百纳走的很近。
      陶昆、刘明义,现在也在华纳百录任职——后来他俩去了工夫影业…
      原时空,《双面胶》就是黄垒看上,然后推荐给华录百纳,亲自担任的制片人…
      所以,当沈梦溪拿出《双面胶》的时候,黄垒很惊讶:“这个改编权被你拿到了?”
      “嗯,上个月买下的,老师,您也知道我跟立明都是新人…所以,想着能跟您还有各位老师一起合作…”
      “打住!”黄垒压根不信这套:“立明是新人,我知道,你爸不是陕西卫视的吗?”
      “…他是电影频道的…卫视的事情,他也没法掺和!”
      黄垒点头,然后把《双面胶》递了过去:“昆、明义,这个剧不错,既有婆媳矛盾,又有南北方文化的差异,我要不是下手迟了…”
      陶昆接过书籍,翻开:“你很看好?”
      “嗯,戏剧矛盾、人物矛盾很足!”
      “行,我好好看看…”
      刘明义倒是对沈梦溪更感兴趣:“听说你是《鬼吹灯》的作者?”
      “…对,刘老师消息真灵通,《鬼吹灯》才上市,您…”
      “三天就卖了三万册,不知道你的人恐怕不多!”
      张巍插话:“什么《鬼吹灯》?”
      “是一部小说,讲述盗墓的故事,首印三万册,三天时间售罄,马上加印了二十万册!”
      陈立明很惊讶地看了看就在他身边坐着的沈梦溪…
      他知道沈梦溪有本事,但二次加印二十万册,这也太虎了!
      沈梦溪摆了摆手:“那是因为之前我没什么名气,所以,盗版商没反应过来…”
      黄垒:“过分谦虚了!”
      沈梦溪主动把话题拉回来:“咱们还是聊聊《双面胶》吧!”
      “成,”那边的陶昆大致翻看了一下《双面胶》,问道:“这个戏,你们估算需要多少钱?”
      来正题了…
      人家这是在试探沈梦溪还有陈立明懂不懂行…
      陈立明回答:“这要看演员片酬,这个剧本最多做成二十集电视剧,往里面加点东西的话,应该能多出来两三集…”
      别小看了陈立明,公司成立一个多月,他啥也没干,尽研究成本、片酬还有电视台的购片成本去了…
      “做不了三十集?”
      “这要看张巍老师了…”
      后者摇头:“撑死二十五集!”
      陈立明接着道:“一般二十五集都市剧的成本大概在400万到800万之间,想出精品的话…”
      黄垒打断他,然后问:“说说你们想请哪些演员!”
      “我跟梦溪研究了一下,如果能请到潘虹老师还有李明启老师,这两个老戏骨坐镇,戏就成功了一半…”
      “潘虹、李明启…”
      陶昆咂摸了一下,觉得还真挺合适!
      黄垒接着问:“那俩主角呢?”
      陈立明看了看沈梦溪,后者接茬:“我觉得黄怡师姐蛮适合丽鹃的,亚平最好找个憨厚的年轻演员,黄老师觉得海波师哥怎么样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