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大人,得加钱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八十三章 八旗的荣誉不容玷污!
      贾六是认真的,今儿个天王老子来了也别想他走到满八旗前面去!
      是,他承认,他是爱惜自己的生命。
      但,这有什么错?
      一个不能爱惜自己性命的人,何以能善待百姓、部下,成为一个好官?
      不能当官,当大官,又怎么能带领属于八旗的大清走向正确的轨道?
      所以,怕死并不可耻!
      只要能更好的报效大清,贾六从不在意身外之物(包括虚名),以及身旁祖应元对他的鄙视与误解。
      第七小队全体旗汉同仁严格遵从贾大人的军令——满进我进,满停我停,满退我退。
      第九小队全体旗汉同仁尽管仍有一些顾虑,但作为军人的他们,必须无条件服从来自上峰贾大队长的军令。
      “汉军八旗佐领委署缉捕前锋校做事”的“现管”权威,是第九小队领队鲍国忠无法抗拒的。
      如果他胆敢提出异议,贾大队长很有可能会执行战场纪律,就地将他解职。性质严重的话,就地法办也不是不可能。
      于是,通往阿科里寨的山道上出现了这样一幅场景。
      七八十名满洲八旗兵,被后面的两百多汉军绿营兵驱赶着前进。
      是驱赶,一点也不假。
      满洲兵不走,后面的汉军营兵也不走。
      满洲兵走,后面才走。
      如此,不是驱赶是什么?
      在主动停留两次,希望汉军能够越过他们不果后,心有不甘的阿尔勒只得被迫带着队伍,小心翼翼的继续前进。
      同时也打定主意回去以后,一定要将那个胆敢不将满洲放在眼里的汉军前锋校弄死,弄不死也要扒他一层皮。
      否则,满八旗的权威何在。
      他阿尔勒大人的脸面又何存!
      长这么大,还没被汉军的人欺负过呢,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遭,嗨,就是一个气...
      只是很快,阿尔勒的怒气就被山上传来的铳声转移了。
      刚才偷袭的番贼并没有撤走,而是在密林的掩护下悄悄来到了下一处早就查探好的伏击点。
      又或者这里藏了另一队狡猾的番贼。
      “砰砰”身中,前方探路的四名马甲兵中铳,一个当场死亡,另两个受伤倒地,余下一个惊慌失措滚进路边草丛,趴在那里动都不敢动一下。
      后面的满洲兵迅速举铳回击,但根本不知袭击的番贼躲在哪里,只能对着坡上一阵乱轰。
      硝烟弥漫中,袭击得手的番贼早就借着密林掩护逃走了,让随后爬上去的满洲兵们扑了个空。
      后面的汉军缉捕队当然也听到了铳声,在一阵紧张之后,他们向贾大人投来敬佩的目光。
      虽然没有人说话,但每个人都知道对方想说什么。
      贾大人,英明!
      “这些狡猾的番贼,实是可恶!”
      果然是麻雀式的袭扰战术!
      贾六猜对了。
      额头青筋暴起,双拳紧握,前方友军中伏让他感到十分愤怒,进而下令与友军的距离等会再多拉开三百尺。
      阿尔勒这边,望着被杀的一名部下,以及在地上哀嚎的两名伤员,眉头紧皱。
      他不怕与番贼面对面的厮杀,但这种小人式的偷袭着实让他防无可防,也毫无办法应对。
      此地距离阿科里寨还有七八里路,狭长的山道一眼看不到头,两侧又皆是密林巨石,天知道还有多少番贼埋伏在前方。
      正当阿大人苦恼时,后面不肯听从他指挥的汉军缉捕队,却派人过来说他们可以将受伤的满洲将士送到后方,因为他们带了一辆马车。
      愣了一下后,阿尔勒意识到这是一个信号,很有可能是那个汉军前锋校意识到了顶撞于他的后果,想借此机会请求他阿大人的原谅。
      原谅,是不可能原谅的,马车却是需要的。
      很快,两个营兵赶着一辆马车过来,在满洲兵的协助下将死者同伤者抬了上去。
      领队的那个汉军前锋校并没有过来,阿大人便等这两个营兵传话,从而利用宽恕的机会将汉军营兵弄到前面去。
      然而两个营兵没有任何话对他阿大人说,只到跳上马车要赶车时,其中一人才扭头对阿大人说一句:
      “大人,贾大人说袭击我军的番贼人数必不多,其意在拖延我军解救阿科里寨,故而请大人千万不要中番贼的计,当继续前进以免贻误战机。”
      “......”
      阿大人的脸已经不是单纯的黑,而是黑的快发紫了。
      然而,他拿那个该死的汉军前锋校一点办法也没有。
      因为,实在是没有先例,也无经验可循。
      谁个能想到一向服服帖帖、唯满是从的汉军旗突然就不认主子了呢。
      兵没人家多,人家又不吊他,怎弄?
      回去是不可能的,阿尔勒头上也顶着军法,只能将一肚子火压在肚中,硬着头皮继续往前。
      之后,小股的袭击又发生了两次,但没有对满洲兵造成太大的伤亡。
      这让阿尔勒松了口气,只是他这口气松得早了些。
      在距离阿科里寨三里多地的一处转弯处,不能再让清军援军过去的番贼最终对阿尔勒部发起了凶猛攻击。
      约上百名头扎黑布,持火枪及弓箭的番贼从两侧坡上,同时向下面的清军开枪(放箭)。
      由于这次袭击的番军人数众多,火枪数量不下五十杆,阿尔勒部当场就被打死十几名士兵,也陷入空前混乱之中。
      就在此时,又有数十名手持短刃身披草衣的番贼,从离道路两侧较近的藏身处突然涌上,用手中的短刃拼命的或扎、或割清军的脖颈。
      八旗精锐的旗兵都在前线,后方的这些满洲兵本就不甚堪用,面对番贼如此凶猛的攻势,立时彻底崩溃,纷纷向后溃逃。
      阿尔勒也被迫往后逃去,眼下那支不肯听从他指挥的汉军缉捕队成了他唯一的活命稻草。
      三十多名满洲兵跟着参领大人的脚步仓皇逃奔,后面是那些手持短刃的番贼,不时有人被追上,形势岌岌可危。
      好在,他们看到后方的汉军营兵上来了。
      但突然又停了下来,继而满洲兵耳畔响起排铳声。
      阿大人本能的捂住胸口,一个急刹停了下来。
      他以为自己中铳了,结果发现什么事也没有。
      刚才的排铳是朝天放的!
      视线中,上百名绿营兵分成数排,将满洲兵后逃的路封的死死。
      “临阵脱逃、畏贼不进者,就地射杀!”1
      随着贾六的一声令下,刘德手下的那些福建绿营兵毫不迟疑的将手中的火铳对向了前方。
      第九小队的营兵是达州调来的,有人第一时间听令端起了火铳,有人则稍稍迟疑了下,但最终还是将火铳端了起来。
      为了挽救败局,为了拯救被围的八旗弟兄,贾六毅然戴上尖盔,披上甲衣。
      他要亲自督战!
      哪怕,这样做很危险。
      但他没有选择。
      因为,他绝不允许八旗的荣誉被前方那帮畏敌如虎的满洲兵毁了!
      “为了大清!”
      发下来就没出过鞘的长刀,第一次见到了蜀中大地的风光。
      “为了大清!”
      众汉军旗员、苏喇高举武器,勇敢的正视敌人,以及那帮丢尽八旗脸面的懦夫们!
      谁不投月票,就是大清的敌人,就是中堂的敌人,就是想反清复明的反贼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