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带着异能穿回七十年代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带着异能穿回七十年代 第297节
      “还有我们。”
      “还有我们。”
      排队的小娃儿们,手拉手走过来,“我们也能干活。”
      李正国挑眉,“你们能干什么呢?”
      “种菜,蹲下栽种菜苗和拔草,我们都干过。”
      李正国心疼这些娃儿了,“行,五岁到九岁的种菜,十岁到十八岁的种西瓜。种菜的,工资也是二十,奖金三百。”
      哦哦哦哦。
      娃儿们蹦跳欢呼,他们都能挣钱喽。
      李正国露出笑容,“你们乖乖去排队,反映家长的情况,一定要如实反映,不能胡说八道。”
      “有时候,有些父母不会表达,只会用巴掌,因为他们也是从巴掌下走出来的。”
      “我带你们组织个小小的种植队,不是叫你们和父母对着干的。”
      “是给你们机会,证明给父母看,你们的劳动值得尊重,值得奖励。”
      嗯嗯嗯嗯。
      娃儿们点头,“我们还要家,还要爹娘。”
      “对,就是这个道理。先把一些搞不懂的事情记着,等你们长大了,再回想一下就明白了。”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村里喇叭又响了。
      村里要组织少年种植队和儿童种植队。
      从各家各户抽调出五岁到十八岁之间青少年和儿童。
      抽调出来的少年和儿童,每个月给二十的工资。
      种出的西瓜和蔬菜卖出去后,西瓜队每人一千奖金,蔬菜队每人三百奖金。
      种植大棚不需要他们守夜,也不需要他们挑水,他们只管种和锄草。
      每天工作九个小时,早上七点到十一点,下午两点到七点。
      每家每户不得以各种借口不给村里抽调娃儿出来。
      也不准在娃儿下班的时间内,再安排娃儿干家中的活。
      你们做父母的,不是说养儿辛苦吗?
      现在娃儿自力更生了,你们也别指使娃儿了。
      通知一出,村里立刻炸开了锅,调娃儿去给村里干活?
      家里零碎的活儿谁干?
      村民不敢找李正国,都跑去找杨支书去了。
      杨支书一拍桌子,“怎么了?村里带你们挣钱,你们愿意,带娃儿挣钱,你们就不愿意了?”
      “娃儿不是人?娃儿在家没干过活?”
      村民忙解释,“娃儿手里有钱了,还服我们做爹娘的管教吗?”
      杨支书的桌子拍得更响了,“那不是随了你们了吗?没钱了,就服管了。这刚抓着一万多块钱,就不服管了。”
      “你们这是忘了东头四合院的事了吧?要是去外村请人回来种植,根本就不用分钱给他们,只要开工资就行了。”
      “从四月到元月,一共九个月,能开支多少工资出去?我给你们算算。”
      “请人干活,一个人就能管四五个大棚,1360个大棚,请三百个人足够了。”
      “一个人五十块,九个月才十三万五。村里尽挣一百五十万,哪里不好?为什么要拿八十多万出去分给你们?啊?”
      “李村长开会就说了,不带你们挣钱,你们有话说,带你们挣钱,你们屁事多。”
      “你们可真的是烂泥,连糊墙都糊不了。滚!”
      杨支书发火了,把村民吓了一跳,忙跑出办公室。
      一抬头就看到后面那两层的四合院。
      想到外村人来干活拿钱时的情景,他们打了个冷战。
      不!不行!
      他们不能再犯糊涂了。
      一年就四千块怎么了?拿个十年也四万块了。
      而且,拿出去的钱,不是投资村里建设了吗?
      村路已经修了,马上还要修桥修乡道,修独属于库山里的乡道,能收别村钱的乡道。
      将来还有小学校,还有统一的楼房。
      还有那什么大计划。
      对了,李村长根本就没回答张石头的问题。
      要是大计划真的是后山的话……
      我草,不会是老鹰嘴吧?
      传说中的地方啊!
      村民面面相觑,忙往家跑。
      不行不行,他们回家拿钱,拿钱去村里投资。
      第373章 还好来得及
      杨会计收拾好,准备下班,就被村民堵住了。
      村民们扬着手上的存折。
      “杨会计,我们来交钱。”
      “对,我们来交钱,我家交九千。”
      “你家交九千?我家交一万。”
      “才一万啊?我家把一万二都交了。”
      村民闹哄哄地往前挤,把杨会计挤急了,张嘴大喊:“安静!”
      等村民安静了,他才说:“都回去,我没收到李村长的通知,也就是说,他还没让我收钱,我不能乱收钱。”
      门外面的村民转身就跑。
      屋里反应过来的村民,也朝外挤。
      李正国拿了车钥匙,准备去县里打电话,要材料要工人要专家,来给他盖温室大棚。
      是他太自信了,认为自己能用强硬手段折服村民。
      现实告诉他,钱到村民手里,别想拿回来。
      去年,他就该单独给村里盖一些大棚,村里也可以单独有收入,为什么要靠从村民手里算计的那点钱?
      看到李正国手里的车钥匙,村民更紧张了,忙伸手拦住李正国。
      “李村长,我们来交钱,你别请外村人来干活。我们脑子一时糊涂了,你原谅我们一次。”
      “我们好好干活,每年都给你征收一万块钱去,我们就拿着零头。”
      “等村里彻底建设好了,等村里有收入了,再一把还给我们。”
      “就好像那银行零存整取一样,村里替我们管着,我们一把拿大钱。”
      “也免得在手中花了,也免得被亲戚朋友来借走了。”
      后追来的村民都附和。
      “对对对,就是这样的,放在我们手上不一定守得住,还不如投在村里的建设上。”
      “是的是的,亲戚朋友来借,不借得罪人,借了又不知哪年才还,得罪老丈人又得罪小舅子。投在我们村的建设上,说出去多有面子?我们村是我们一起努力建设的。”
      “对对,……”
      “是的是的,……”
      李正国抬手下压,叫他们安静,“你们都想明白了?不怕我把你们的钱都是败光了?”
      村民都摇头。
      “不怕不怕,我们不还拿着两千块钱呢吗?这些都花不完。再看看我们这村路,以后还有小学校和楼房,还有库河桥。”
      “这么多的建设,就算没有资金收回来,我们也赚到了几辈子都赚不到的,也是几辈人都不敢想的。”
      “是的是的。”
      “对对,我们没文化,脑子转不动,还是让娃儿读书好。”
      李正国问:“对于儿童种植队和少年种植队,你们有什么意见?”
      “支持!只要娃儿敢去,那就比我们强,有胆有识。”
      “就是,只要娃儿敢拼敢干,就支持他们去,免得像我们这样没出息。”
      李正国点头,“那好。明天开始交钱,一家一万。今年开始,直接扣一万下来。”
      “将来的大计划,按照总投资金额,核算你们各家各户的比例,再确定股份。”
      “好好好。”
      村民激动的叫好,到时候股份肯定比千分之一多了。
      李正国摆手,“你们先回去吧,我先去采购材料,给儿童种植队和少年种植盖温室大棚。”
      “好好,你去忙去忙,我们不打扰你了。”